談紀登斯的親密關係民主化

我終於釐清「落實的親密關係民主化」和「怎麼樣比較好實踐開放式關係」之中是有差異的

最近感到豁然開朗的是,就是我終於釐清「落實的親密關係民主化」和「怎麼樣比較好實踐開放式關係」之中是有差異的。過去的我常常混淆,導致我的思考會跳躍,有時候覺得這樣子可以,有時候又覺得這樣子不可以,而一下可以一下不可以,看似前後不一,實際上是我在「落實的親密關係民主化」和「怎麼樣比較好實踐開放式關係」的掙扎。

「親密關係民主化」是指在親密關係中落實民主,也就是積極地溝通協商取得共識,儘管這是我大量強調「要實踐開放式關係要做到的」,卻未必是「所有開放式關係實踐者都積極落實的」,甚至未必能「解決實踐者當下面臨的開放式關係困境」。

比如說遇到怎麼樣都無法溝通對象,一直要逼迫他溝通,反而很容易因為他覺得壓力太大,而關係破裂甚至分手,這種情況之下,大部分的實踐者都是採用比較消極的方式在溝通,我沒有覺得不好,但就可能比較不符合「親密關係民主化」的原則。

但究竟什麼是「親密關係民主化」呢?我第一次聽這個名詞是在拆框工作坊的活動上,聽講者們分享的,我聽起來是把民主精神的協商共識帶到親密關係之中,親密關係中的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都是積極溝通,所有的「我們要怎麼做」都是協商共識的結果。

可惜的是,現實生活中,我沒有找到太多可以跟我討論親密關係民主化的人。儘管這是我的理想,我也積極地落實在我的生活中,但除了紀登斯《親密關係的轉變》這本書所提及之,目前我沒有找到太多可以參考的。

因此我把《親密關係的轉變》這本書中,我畫線的重點分享,希望藉此能引發一些思考和探索,如果有能人跟我討論,就太好了。

「如果把各種不同的政治民主做一比較,它們多半都有某些共同性,也就是他都把焦點放在維持個人與個人之間「自由平等的關係』。」

「每個人尊重他人的特性,也尊重他人學習和提升其個人性向的能力。」

「避免武斷的運用政治權威和強制力。」

「個人參與決定與他們自身有關的事務。個人認定他人的判斷是確實而理性的。」

「當個人不必承擔身體的需要時,才有可能達成他們的目標。」

「自主性就是個人自主反思和自我決定的能力:『在各種不同的、可行的行動方針之間仔細思考、判斷、選擇。』」

「幾乎所有現代民主的權勢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高度關切個人如何才能決定並調節其結社交友。」

「權力明訂了體制中的所有成員所享有的特定權力,但也具體訂定個人在面對彼此及面對政治秩序本身時所應負擔的職責。」

「權力和職責是互相協的產物,絕對不是被簡單認定的,也必須是持續反思所關注的焦點。」

「『自主』就是能夠成功實踐自我的反思籌劃,只有這樣子才能以平等的方式和他人互動。」

「權利與義務定義了親密關係的實質意義。親密關係不應當只被理解為對彼此互動的描述而已,它應當是一連串特定的權力和責任,明確訂定出實際活動的進程。」

「缺乏責任感的信任是很可能單向的,也就是變成依賴;缺乏信任的責任則是不可能的,因為那就代表要不斷審視他人的動機和行為。」

「民主的目標不一定就是資源的平等,但顯然是朝這個方向邁進。不一定是完全均等,只要是根據自主原則所協商出、雙方認為平等的安排就可以。」

「雙方的互動在一開始時就先嘗試探索彼此暗藏的關注和興趣,認清有哪些可能的選擇,然後再縮小到幾個選擇。把要解決的問題,和對對方的敵意完全分開,這樣子才有可能依方面堅持協商的實質,另方面以尊重並支持的態度面對對方。」

「做為人生政治的議題,情感的問題並不是如何尋回激情,而是如何發展倫理準則以作為信念的評估或辯護。」

我認為「親密關係民主化」是紀登斯對於未來社會的預言,《親密關係的轉變》是 1992 年在台出版的書籍,紀登斯提出這個概念已經是 30 多年前了。

至今發生在你我間的親密關係,長成「親密關係民主化」的樣子少之又少,包含我自己的實踐經驗上也常常「跑調」,不能想像其落實的難度。但我相信對於未來的美好想像都是進步的動力,接下來我會再閱讀更多相關的研究,與大家分享,期許有更多討論、探索和落實。

samamatsai
samamatsai